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
“清晨绿叶上的朝露,滴落在路边的滂沱,泛起的阵阵涟漪,那是历史的年轮” ——题记
双木立身,八神归寂,入夜十载,历史的齿轮开始倒转。1893光绪九年。一身婴儿的啼哭冲散了空中的阴霾,一时霞光万丈凤鸣九霄。那个婴儿叫毛泽东。
他家位于湖南湘潭韶山,他的父亲毛贻昌勤劳能干具有些商业头脑,所以毛泽东的家庭条件还算是不错的,他的母亲文素勤心地善良,从小就教育毛泽东要在自己所能的范围内去帮助他人,于是毛泽东从小就立志要帮助全中国、全世界所有受难受苦的人民,而在以后他也算是兑现了诺言。
时光冉转,白驹过隙,曾经的幼儿,如今也长成了少年。“经过六年孔夫子,七年洋学堂”毛泽东的眼界已然开阔,他不仅饱读圣贤书,还常常偷看教书先生所谓的“禁书”“烂书”,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水浒传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精忠传》等等。里面的英雄人物经典战役,团结精神都让毛泽东受益匪浅,同时也让他心中出去闯闯的种子开始萌发。17岁时,他的父亲培养他算账,意想让他接管家中生意,带毛泽东不愿意,他对外面的世界的憧憬已经到达了顶峰,直到他读到了《中国有被列强刮分之风险》这篇文章后期望彻底爆发,在与父母商谈后决定出关,临行前,他在父亲的账本中夹了一张纸上面写道“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。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无处不青山”这首诗写进了一个胸怀大志之人,为了寻求真理而背井离乡的坚定意志。
时光如流水,发呆时从眼前流过,洗漱时从指尖流去读书时从书本中滑落,1911年10月10日有蒋翊武领导的武昌起义爆发,作为先进知识分子的毛泽东自然也在其中。结束后,他来到湖南省立图书馆。他说:“我贪婪的读,拼命的读,正如牛闯进了别人的菜园,拼命地吃,不停地吃”但这里真正吸引他的是一份世界地图,他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全貌,曾经毛泽东认为韶山很大,出来后认为长沙很大,湖南很大,如今,他才发现韶山有多小,湖南外有中国,中国外还有世界。在地图上甚至看不见韶山。他恍然大悟,他想要帮助更多的人,就要有更多和他一样的人。一篇《人民日报》吸引了他,上面写到:“国家之盛衰视人才,天才之消长视教育”于是,他便走上了教育治国的道路,而在教书和求学的过程中,他得到了一个问题“你以后的志向是什么?”他的回答是“不知道”可他真的不知道吗?从后来的一封信中他说:“十年未得真理,即十年无志;终身未得即,终身无志”我们了解到,毛泽东认为“志向应该以真理而定,若寻求不到真理,那就终身不定志向。”
嘉兴南湖,一只红船,一个可拯救中国的政党正在诞生,其中就有我们伟大的毛主席,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举措,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,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,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领导力量,让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,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,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。
经过多年的抗战,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胜利,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,但战争依旧没有停止,朝鲜战场的战火已经蔓延到了我国东北,故此,毛主席发出了“打得一拳开,免得百拳来”的重要决策,在征兵前毛主席将自己的长子毛岸英送向了生死战场……
忽然梦醒,空留床被,此次梦游毛主席辉煌而绚丽的一生,让我看见了少年毛主席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,青年时期对于救国的认识,壮年时期,为了给广大群众树立榜样而将自己长子率先送向战场的无私,我被毛主席的革命精神所折服,所感染,所震撼!
红日初升在东方,其大道满霞光;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!
218王奕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