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切换
当前位置:首页  »  教学教研  »  学生园地

传承红色基因,争做时代新人

传承红色基因,争做时代新人

作者:万雨琴

“未来属于青年,希望寄予青年。”在韶山之行中,我们深入了解了伟人毛泽东的传奇故事,深切感受到了他的伟大精神。作为当代青年,我们肩负着时代的使命,应当积极传承红色基因,努力争做新时代的先锋。

 

争做新时代的新人,首要任务是树立远大理想,明确个人的人生目标。韶山,这位伟大领袖的故乡,见证了毛泽东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历程。在这里,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,并立志要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。面对父亲的反对,他毅然决然地走出韶山,留下了那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:“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。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何处不青山。”这首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,让他们挺起胸膛,担当起家国重任,树立远大理想,将个人的梦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相连,从而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。

 

争做新时代的新人,还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国家形势,准确把握时代机遇。青年时期毛泽积极投身革命运动,领导工人运动,发动群众,为党的成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他善于从实际出发,正确认识国情,把握时代脉搏,领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,建立了新中国。习主席曾对我们寄予厚望:“年轻充满朝气,青春孕育希望。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,涵养进取品格,以青春之我,奋斗之我,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,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。”在新时代,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无比广阔,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。我们要像毛主席那样,正确认识国情,把握机遇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 

争做新时代的新人,更需要我们培养家国情怀,甘愿为国家奉献一切。在韶山之行中,我们参观了毛泽东纪念馆,被他的家族为国家做出的巨大牺牲所深深感动。新时代的我们,要传承这种红色精神,时刻准备着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,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。我们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于国家建设事业中,在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。

 

毛泽东的时代,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需要通过革命和斗争来拯救民族和国家。而如今,在党的领导下,我们进入了新时代,中国已经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。不同时代的青年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,而我们的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,将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。

 

新时代的青年,要明确个人目标,把握时代机遇,甘愿为国奉献。在国家需要的时候,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,奋勇当先。这是“我的韶山行”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。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,争做新时代的先锋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!